“一些企业反映,市场监管局还存在执法不公、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请问如何准确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2022年,广安市罚没收入比约为13%;四川省罚没收入比约为7%。请问市财政局怎样看待广安罚没收入偏高的问题?”
……
10月30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8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提问,问题“火辣”、直指要害,1名市政府副秘书长、7名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详细回应,坦率真诚、实事求是。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每年的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广安市年度综合排名呈下滑趋势,营商环境排名逐年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询问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委主任委员欧彦的问题就直击要害。
“下滑原因是因为评价指标侧重有所变化,市场主体占比权重不断增加,奖补政策兑现落实不够到位等,我们将对弱项指标逐一进行分析研判,严格落实好财税优惠政策,主动为市场主体‘铺路’‘架梯’‘搭台’……”面对问题,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大均坦诚回答。
后面的问题一个比一个“辛辣”,一个比一个具体。
“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在建立完善信用平台,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方面有什么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岳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谯小松提问。
“我们将加大信用信息修复办法的宣传力度,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谁处罚、谁告知’原则,推进‘两书同送’信用修复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周绪华回答到。
紧接着,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资委主任委员欧光贵向市应急管理局“麻辣”发问:“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时发现,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个别单位和人员为了片面追求重大隐患立案数和查处率,存在对同一个企业查处的违法事实故意拆分成两个案件进行行政处罚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何海林直面问题毫不遮掩,坦诚回答,“一是正视问题,深入剖析,全面清理行政案件尤其是故意拆分案件;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应急系统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执法观;三是开展执法大培训、执法大评比,切实规范全市应急执法人员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最后,何海林现场表态:“照单全收、全面吸纳、即行即改,切实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敷衍、不推诿、不护短。”
提问还涉及如何提升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何解决组织现场联合验收工作时牵头作用发挥不好、主动衔接力度不大、创新改革服务效果不好问题,如何统筹把握好生态环境领域“严管重罚”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等。
提问、回答、追问……委员们直击靶心接连提出的8个问题,有的着眼宏观,有的关注具体,直接点中我市营商环境的现状与未来、难点与要点、制约与瓶颈。短短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组成人员们围绕社会关切,问出“症结”,问出承诺;相关部门负责人紧扣自身职责,答出“良方”,答出担当。双方实问实答,有来有往,既有理念上的高度共鸣,又不乏观点中的碰撞交锋,体现了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和决心。
在满意度测评中,在场参与测评的35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应询情况根据“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了测评,经过现场统计,有1个单位只获得了“基本满意”评价。
“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监督,每年开展专题询问,力争在本届内全覆盖询问政府相关部门。”市人大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力求督促政府工作部门对标先进、正视问题、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了让本次专题询问“有的放矢”,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市人大常委会在前期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组织深入一线全覆盖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听取部分企业的意见建议,同时调阅参阅了大量文件资料,借鉴相关部门的检查、调研、评估成果。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次询问,不仅问出了民生关注、群众期盼,更道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与承诺。”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跟踪监督,推动有关问题整改落实,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进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彰显人大监督与群众心声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